宝宝每天要喝多少水?如何正确喝水?什么时候

摘 要

  文 | 小书虫妈妈 今天带女儿在楼下小区公园玩,刚好有几个熟悉的宝妈也带着宝宝出来玩。因为天气太热了,我随身给女儿带了一瓶水,女儿玩一会儿,就会主动跑过来喝两口水。 其

文 | 小书虫妈妈

今天带女儿在楼下小区公园玩,刚好有几个熟悉的宝妈也带着宝宝出来玩。因为天气太热了,我随身给女儿带了一瓶水,女儿玩一会儿,就会主动跑过来喝两口水。

其中,有个宝妈看到女儿喝水的样子,羡慕地说:“你家宝宝真乖,爱喝水!我宝宝现在一岁多了,一点儿也不喜欢喝水,为了能让他多喝点水,我每天就用果汁、菜汁等有味道的水诱导他喝!”

听了宝妈这样说,我告诉她,宝宝这样喝水方法是不提倡。如果为了让宝宝多喝水,就用果汁、菜汁等有味道的水诱导宝宝多喝水。长时间如此,不但会造成宝宝对白开水的排斥,还能引发口腔问题。对于宝宝来说,白天水才是最健康的饮料。

最近,小书虫妈妈后台收到很多关于宝宝喝水的咨询,例如:“宝宝多大可以开始喝水?”“吃配方粉的宝宝要喝水吗?”“宝宝每天喝多少水合适?”等等。其实啊,宝宝喝水大有学问,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宝宝喝水的问题。

01给宝宝喝什么水好

宝宝不爱喝水便喝果汁、菜汁?这些误区很多父母都在做,你有吗?有的父母为了能够让宝宝多喝些水,就用果汁、钙水、菜水等有味道的水诱导宝宝多喝水,宝宝喝惯了有味道的水,很容易造成对白开水的排斥。

此外,果汁之类的甜味水,会增加口腔问题,长期喝果汁水容易导致蛀牙形成。白开水是宝宝最好的饮料,还具有清洁口腔的作用。因此,父母最好从小培养宝宝喝白开水的习惯。

02不同月龄的宝宝需要喝水的量不同

宝宝喝水应该根据室温或气温,以及宝宝的活动量酌情掌握。宝宝夏季出汗多,应适当多喝些水;冬季天冷,宝宝出汗少,可酌情少喂些水。宝宝每日对水的生理需要量相对高于成人。那么,不同月龄的宝宝,每天需要喝多少水呢?

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》中,给出了0-6岁婴幼儿总水摄入量参考建议:

0-6个月宝宝

这个阶段的宝宝,从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已经得到了所需的所有水分,所以不需要再额外补充。对于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,可以在宝宝每次吃完奶后,喝两口水,清理下口腔即可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配方粉喂养的宝宝,一定要按照产品说明以正确的比例调制配方粉,不要过稠,那么其中的水分对宝宝来说就是充足的。

7-12月宝宝

这个阶段的宝宝每天的总水摄入量为900ml左右。其中540ml左右来自母乳或配方粉,剩下的就需要从辅食和饮水中摄取了。

1-3岁宝宝

这个阶段的宝宝推荐每天要摄入1300ml的水。其中奶量占大概500ml,一日三餐占大概500ml。剩下的这300ml就需要喝水来补充。

4-6岁孩子

这个阶段的宝宝,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约为1600ml,其中包括每天的饮水量800ml,一日三餐或牛奶中摄入的水量约800ml。

温馨提示:这里的总水摄入量是包含了食物中的水、奶(母乳、配方奶、牛奶等)中的水以及饮水中的水,并不只是孩子每天需要饮水的量。当然,饮水量的多少,要灵活掌握,不是一成不变的,这要靠爸爸妈妈们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
03如何判断宝宝是否需要补水

不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,是否给宝宝喝水都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而定,与宝宝的进食情况、运动量、出汗情况、天气、温度、疾病等有关。可以通过宝宝的尿量和颜色判断是否需要补水,每天排尿次数6~8次,颜色呈无色或微黄色,这就意味着宝宝体内水分充足,可以不用额外补充水分。

04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补水了

气候干燥、气温高、宝宝出汗多的情况下宝宝尿液颜色偏黄,应该及时补充水分。 宝宝发热时,身体会流失水分,需要给宝宝适当补充水分。宝宝腹泻,特别是稀水便时,需要多饮含少量盐和糖的水,以避免出现脱水情况。 宝宝处于厌奶期,摄奶量骤减,可以适当补充水分。添加辅食后,应该增加水的摄入量,根据宝宝排尿的颜色,适当补充水分。

05宝宝正确喝水的方法

宝宝喝水以35~37℃的温水最合适。父母给宝宝喝水的时候,一定要先试一下水温是否合适,可将饮水滴在大人手背上,感觉不烫,略热即可。此时的水温大约为37℃。

2~3岁的宝宝自己会拿着小杯子喝水,爸爸妈妈把凉好的温开水倒在杯子里,让宝宝自己喝水就可以了。一岁以内的宝宝还要用奶瓶喝水,喝水的方法跟喝奶方法一样,应使水充满奶瓶嘴,不要让宝宝在吸吮时喝时空气。大量的空气进到宝宝的胃里,打嗝时会把水带出来,甚至使气管进水造成呛咳。

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:

生命延续离不开水,婴幼儿尤其如此。但给宝宝喝水一定要注意方法。宝宝需要补水,也不是多多益善,水喝过量了,不但会影响宝宝的吃奶量,还会增加肾脏和泌尿系统负担,对健康不利。

小书虫妈妈,二胎宝妈、高级育婴师、早教老师,多平台原创优质作者。爱孩子、爱生活,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,关注我,获取更多育儿知识。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